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

1956年春天,中共中央提出了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的发展科学、繁荣文化艺术的指导方针,即“双百”方针。这是毛泽东在1956年4月正式提出来的。


如何繁荣科学文化,同样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课题。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,科学研究被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。来自欧美的自然科学流派,一律被贴上了资产阶级的标签,而来自苏联的理论则被视为金科玉律。


1956年8月,在青岛,一个让谈家桢教授和他的同行们等待多时的会议召开了。这是根据毛泽东的意见,按照中宣部的建议,遗传学界召开的一次自由争鸣的会议。在毛泽东的“双百”方针的影响下,会议气氛很好。


会上,谈家桢把几年来压抑在心里不敢说的话通通都倒了出来。会后,谈家桢开怀畅饮,结果喝醉了。这很难得,他酒量很好的。这次喝酒醉了,他真的是因为很兴奋。

毛泽东也密切关注着文化界的动向。为了进一步推进“双百”方针的实施,1957年2月,他在颐年堂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。会议午休的时候,他和当时《文艺报》主编张光年谈起了一首引起争论的讽刺诗《草木篇》。

毛泽东提到,这个《草本篇》他刚看。张光年马上说:“我看这篇作品不太好,我们《文艺报》准备组织文章来批评它。”毛泽东就开导张光年:“你也不要全盘否定嘛,他总还有两段写得比较好的,比如这两段不是写得很好吗?

如果你要评论这篇文章,你就先说这两段,你说他这两段写得还好,然后再说哪些不好,哪些很不好,你再批评他。这样的文章,读者看了心服。“

毛泽东书写的“双百”方针
1955年,毛泽东参观全国美展
...
毛泽东接见张恨水等
...
1957年7月,毛泽东在上海接见文艺界人士